【媒体连线】湖南日报:“此刻的守护,是给千年后的情书”
翻开这部镌刻在山水间的典籍,最震撼的,是散落其中的2100余方摩崖石刻。它们是“石头上的文学史”“陈列在潇湘大地的书法博物馆”。
翻开这部镌刻在山水间的典籍,最震撼的,是散落其中的2100余方摩崖石刻。它们是“石头上的文学史”“陈列在潇湘大地的书法博物馆”。
程俐在湘南地区流传着一句韵味悠长的俗语——“唱不过祁阳”。这句俗语曾生动地描绘出永州祁阳在戏剧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广泛影响力,彰显着祁阳深厚的文脉底蕴,在当下更激励着三吾大地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辛勤耕耘,步履不停。
南城县麻姑山以麻姑名莫知何年始,宋代时山上已有恒山精舍、翠微亭、元通宝殿即麻姑庙。为表彰曾在麻姑山修道的紫阳真人邓紫阳,唐玄宗下诏扩建麻姑庙,开元二十七年(739)扩建落成,赐号“仙都观”,供奉麻姑神像等。大历六年(771)四月,已卸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可谓是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汴京,十八岁的李清照写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点绛唇》,像一缕清风吹过北宋词坛。